很多商业活动和职场需要而需要进行国际交往,这时候要注意好国际交往的礼仪。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涉外交往的职场礼仪知识,希望对于在事业上涉及外交的你有所帮助。
一、维护形象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 以深受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基于下列五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位。其次,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客观地反 映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第三,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如实地展现了他对待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第四,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单位的整 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人们不知道某一个人的归属时,他个人形象方面所存在的缺陷,顶多会被视为个人方面存在着某些问题。但是,当人们确知他属于某一单位,甚至代表着某一单位时,则往往将其个人形象与所在单位的形象等量齐观。最后,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还往往代表着其所属国家,所属民族的形象。
基于以上原因,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也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三、求同存异
第一、 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二、 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对方的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四、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五、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他人的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
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
第二,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